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《驻站》首播好评如潮,看完2集,我要说:全员喜剧人,此剧要爆 正文

《驻站》首播好评如潮,看完2集,我要说:全员喜剧人,此剧要爆

2025-04-05 07:52:16 来源:新闻全景网 作者:舞雪 点击:6230次

文|理泽编辑|“来了,来了,它来了”。“它带着爆剧向我们走来了”。“央妈”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。2025刚开年,央视就给观众们带来了惊喜。《驻站》登上黄金档,水灵灵地开播了。好家伙,这一开播可不得了。那时“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”。首播之后,观众叫好声响成一片。别看着名字不起眼,这部剧可是妥妥的“高配置”。金牌导演郑晓龙“监制”。郭京飞、林永健全员“喜剧人”加盟。看了两集,整体观感就一个字—“爽”!01、三条线明暗交织,讲述基层“小人物”的笑和泪“哐哧、哐哧、哐哧”。伴随着火车的“轰鸣声”,一阵微风飘过。稻草人身上的“布条”随风飘动。一个“老农”打扮的男人正在菜地里“耕耘”。很快,电话铃声响起,寂静被打破……下一秒,画风一转。夜里,云朵遮住了仅存的月光。昏暗的灯光照耀着寂静的铁道。吱吱呀呀的京剧声,显得稻草人也变得“阴气沉沉”。突然,几个黑影窜出。他们的步伐快速又敏捷,直奔“货车”而去。正当他们“卖力”偷盗时,“天罗地网”落下。警察呼啸而出,当场来了个人赃俱获。这惊险的“黑夜抓贼”,就是《驻站》的开端。本以为,这又是一个“抓贼”刑侦剧。哪成想,接下来的画风却让人直呼“惊喜”。黑夜抓贼后,主人公常胜回归了日常生活。早上一睁眼,常胜就看见妻子在阳台“忙碌”。娇妻在侧,油嘴滑舌的常胜自然要“调侃”一番。“为什么老爱穿我的衬衫,想念我啊”?“什么你的我的,你的衣服都是我买的”。“所以我的每件衣服都超级有品位”。一大早,常胜就拍起了妻子的“马屁”。可这夫妇俩,画风却完全不同。一个想的是“风花雪月”,一个想的却是“柴米油盐”。“孩子该迟到了,去刷牙去”。妻子的一句话,彻底击碎了常胜的“幻想”。风花雪月结束,柴米油盐上限。《驻站》的画风从刑侦变成了具有烟火气的“生活剧”。不过,你先别着急下结论,咱接着往后看。“抓小偷啊”!好家伙,常胜刚一到工作岗位。茶还没喝上一口,“活”就来了。火车站的“扒手”又犯案了。于是,“常胜队”出击,小贼轻松拿下。哪成想,抓贼也抓不痛快。一个愣头青出现了。他非要质疑常胜的抓贼过程。“你是一个执法人员,怎么能这样”?“我哪样了,你看不明白就去办公室吹空调”。“吹着吹着就明白了”。生活剧又变成了让人捧腹大笑的“职场喜剧”。《驻站》一开场,就给观众带来了三段不同画风的剧情。而这三段剧情,也直接交代了剧的“走向”。职场、亲情、家庭,三条线撑起了整部剧。这是一部讲述“基层警察”的轻喜剧。常胜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警察。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车站的安全。自己的师傅是一个“老驻警”,长期扎根在铁道边。师母一直嚷嚷着让师傅退休。可奈何铁道偏远,人人都不愿意去“驻扎”。为此,局里也不肯放师傅“归山”。为了留下师傅,领导只得从常胜身上想办法。副局长就像是一个“诱饵”,一直引着常胜“上钩”。为了这个副局长,常胜化身“和平使者”。他亲自去劝说师傅继续“驻扎”铁道。为了自己的爱徒,师傅自然义无反顾。在家里,常胜就像是一个“透明人”。他圆滑又世故,一张“巧嘴”哄得妻子团团转。干警的工作琐碎又繁忙。常胜将家里的重担都“扔”给了妻子。之前自己的一张巧嘴,能让妻子“甘之如饴”。可自从孩子进入小升初以后,一切都变了。说起来,常小勇最近那叫一个“郁闷”。本来家庭氛围轻松又愉快,可哪成想,父母是说变就变。之前家里的格局是快乐老爸和贤惠老妈。现在变成了“鸡娃”的老妈、“松弛”的老爸以及破碎的他。为了升学问题,家里闹得是“鸡飞狗跳”。不过小小的他,哪里知道,这一切都有迹可循。虽说日子过得“鸡飞狗跳”,但是也有滋有味。常胜就打算这么“得过且过”。可谁承想,一次意外让他的人生偏离了轨道。到手的副局长,飞了。贤惠的妻子,离了。恩重如山的师傅,去世了。为了逃避现实,常胜接过了师傅的“衣钵”。他本想远离“喧嚣”,好好清静一下。哪成想铁道“驻队”所在,才是风暴的漩涡。一群不三不四的“精神小伙”。一个看似和蔼实则狡诈的“村支书”。一个空降而来的“领导”。常胜该如何平衡好事业与家庭?他能否找出杀害师傅的真凶?常胜的中年危机又该如何度过?剧情用三条线设置了三个“谜题”。这三个谜题吊足了观众的胃口。一旦剧情引起了观众的“兴趣”。那么这部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除此之外,《驻站》成功的另一半,在于它的形式与立意。02、别出心裁的“轻喜剧”,细细一品,全是“干货”近段时间,刑侦剧可是大放异彩。它们直接霸占了“影视剧场”。从《我是刑警》再到《真心英雄》,观众们好好过了把“刑侦”瘾。不过,这类剧美则美矣,却让观众产生了“割裂感”。那些离奇、残酷的大案,仿佛笼罩了一层“薄雾”。这层“薄雾”让我们看得见又摸不着。又因血腥、暴力等因素,这类剧很难做到“老少皆宜”。受众面一窄,那么前景自然不容乐观。这个“缺点”可谓是刑侦剧最大的短板。但是央视不愧是“扛把子”。它一出手直接将“痛点”变成了“亮点”。《驻站》又名《小站警事》。顾名思义,它讲述的是“基层警察”的故事。纵观近几年的市场,“警察”类的电视剧似乎存在着“怪圈”。基本上就是以下的三部曲:“扫黑除恶”“缉毒追凶”“刑侦破案”。虽说这三部曲的确是抓收视率的一把好手。但是“鲍鱼翅肚”再好吃也会腻。渐渐地,观众开始不买账了。就拿最近上映的《真心英雄》来说。剧中老戏骨那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。爆炸案、杀妻案、枪sha案……剧情也是一个比一个刺激。可到了观众眼里,这部剧就是“平平无奇”。这究竟是咋回事呢?难道是演员演得不好?其实,很简单的一个原因。这部剧的同质化太严重了。它与《我是刑警》的“主题”高度相似。剧中的“爆头案”,两部剧几乎是一比一复刻。观众们看了开头,就知道结尾,他们早就丧失了那份“新鲜感”。失去了“悬疑感”的刑侦剧,那就成了“纪录片”。观众们自然觉得“索然无味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《驻站》就像是一个“解腻菜”。它定位于“轻喜剧”,一改往日刑侦剧的“悬疑”风格。剧情的侧重点从案件变成了警察本身。人人都知道警察“难”,可是警察难在哪呢?《驻站》它用三条线给你讲得明明白白。事业、婚姻、家庭,每一条线看似独立却互相缠绕。基层警察兢兢业业苦干多年,抵不过空降的“博士”。相濡以沫的青梅竹马败给了柴米油盐。自古忠孝两难全,扎根基层与家庭之间,只能任选其一。这三条线若是单纯地讲述,未免有些“平淡”。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变成“卖惨”。这时候,编剧的“高明之处”开始显现。编剧在这三条线中增加了“喜感”。前一秒,观众还沉浸在危险的抓贼氛围中。下一秒,常胜来了一句“高射炮打蚊子”。惊险荡然无存,画风直接跑偏。这份“喜感”让《驻站》与其他刑侦剧分割开。既不失刑侦剧的“刺激感”,又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。剧情笑中带泪,泪中带笑。再细细一品,笑中还带着“玻璃渣”。这份“立意”直接令它从刑侦剧中脱颖而出,成为“佼佼者”指日可待。03、“小人物”郭京飞+全员演技派+金牌监制=成功要想做一个成功的“轻喜剧”。剧情光搞笑可不行,还要“沉”得下去。否则就变成了“无厘头”的搞笑剧。而“沉”又该如何表现呢?这就要看演员的功底了。要知道央视的黄金档,这可不是谁都能“上”的。《驻站》的制作班底,自然是“金碧辉煌”。放眼望去,个个都是老熟人。刘雪松和郑晓龙,光看这俩名字,就知道这部剧“稳”了。这俩人就是“精品”代言人。《甄嬛传》《红高粱》《幸福到万家》……经他俩手指导的电视剧,几乎个个都是经典。再加上这次的主角团也极其强大。郭京飞、陈数、林永健……尤其是郭京飞,他简直就是“小人物”专业户。从重情重义的苏明成再到隐忍怯懦的余欢水。郭京飞将小人物身上那种“挣扎”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常胜这个角色对他来说,就像回到了“舒适区”,几乎是“手拿把掐”。结语剧情漂亮+别出心裁+引起共鸣=成功。《驻站》全员喜剧人加盟,这部剧要爆。总体来看,《驻站》不同于其他公安剧。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案,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“小案”。但是“小案”真的“小”吗?除此之外,他也告诉了我们:“警察也是普通人,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一地鸡毛”。这份真实感或许能成为它致胜的“法宝”。参考资料:1.电视剧《小站警事》发布群像海报,郭京飞、陈数领衔主演|新京报2.驻站单人海报发布|CCTV电视剧3.专访|郭京飞:身在网剧,心在话剧|澎湃新闻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舞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